卫生救护知识培训
湘潭市红十字会
贺丽华
前 言
? 当突发的灾难事故或意外伤害不幸出现,在生死攸在的危难关头,在救援人员、医
务人员尚未到达之前,应该怎样进行自救互救呢?
? 意外伤害可因交通事故、触电、溺水、中毒、烧烫伤、自然灾害等引起。
? 掌握现场救护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伤病人争取宝贵的时间、减轻伤痛,举手
之劳即可给他人第二次生命。
食物中毒
? 定义:吃了有毒的食物得病的,就叫做食物中毒。
? 症状:一般以急性胃肠炎最为多见,多数在进食毒物后几小时内发病 。有头痛、头
晕、恶心、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 一般常见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现场急救
? 原则是尽快清洗和排出胃肠道内的有毒物质。及时送医院治疗。
?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催吐:肝硬变、胃溃疡急性期患者禁催吐。
? 常用方法是:刺激咽部:利用手边方便的东西如筷子、压舌板、笔杆或手指刺激咽
后壁,使之引起呕吐反射。也可让患者先喝点(温)清水,然后再催吐、反复进行,直到呕吐物中没有食物为止。
疫情直报
发生可疑食物中毒事件,应尽早通知卫生防疫部门,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 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含有植物性的生物碱,毒性强烈,可损害肝、肾、心及神经系统。一般进食后1-2小时即出现中毒症状。如:剧烈呕吐、腹泻、腹痛;痉挛、流口水;突然发笑、进入兴奋状态,手指颤抖、有的可出现幻觉。因此,野生的蘑菇不要随便采食,以防发生中毒。
急救措施
? (一)呼叫救护车急救
? (二)催吐、洗胃和导泻。为减少毒素的吸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随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可反复多次。
? (三)补水。催吐后,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盐水和加入食用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 (四)防止窒息。对已发生昏迷的中毒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以防止窒息。 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
? 概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力远远大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力,且不易分解而造成机体严重缺氧。
? 原因:常见于冬季煤炉、碳盆取暖或烟囱堵塞、门窗紧闭在空气不流通的居室或煤气泄露也可造成煤气中毒
临床症状
轻度中毒:头痛、头晕、耳鸣、全身无力、恶心呕吐
中度中毒:以上症状+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躁动不安
重度中毒:以上症状+面色呈樱桃红色(特征性症状)、昏迷
(二)救护原则
? 1.发现病人立即将门窗打开或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证自身安全和
环境安全-----救护人应用湿毛巾捂口鼻作好自身防护,关闭煤气总闸,禁止明火 ) ? 2.呼叫120、110、119
?3.较轻的病人注意保暖,并给其喝含糖茶等热饮料
? 4.有条件可吸氧
? 5.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行心肺复苏术
? 6.急呼煤气公司排除故障 。
气管异物
? 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幼儿。当小孩边吃边玩时,突然停止活动,出现哭闹、阵
发性高声呛咳、阵发性喘鸣、面色紫绀、呼吸困难、继而窒息、神志不清和昏迷等时,应高度怀疑发生气管异物 。
? 气管异物是导致小孩意外死亡的常见原因, 多发生在l一5岁的儿童。
急救方法
1.立即塞一个牙垫或类似牙垫的代用品,把口张开,以便从口腔中排出异物。
2.向病者口腔内伸进食指或一个大棉扦,或牙刷柄,直达咽部,刺激其作防御性深呼吸。
? 3.设法使病者增加上腹部的腹压以排除气管异物。
(l)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搂住病人腰部,用右手拇指的根背部顶在病人上腹部,左手叠于右手之上, 间断向被救人的胸腹部上、后方用力挤压,借助膈肌压缩肺脏,产生气冲将气管内异物排出。
(2) 当病人昏倒时,可将其仰卧,抢救者可双膝跪于地,面对病人,张开双腿于其两测,上身前倾,握紧右拳,置右拳于剑突直下方,左掌紧压右拳,突然迅速地向下朝前内方向垂按其中上腹。此时患者可能于受重压之后呕出胃内容物,同时,也可见喷咳出梗于气管的异物。为了避免再度吸人胃内容物,当咳出异物时应令其侧卧。
4.如果病人为小儿时,还可施行下列三种现场急救法:
(1)急救时救护者:取坐位,让小儿面向前坐于救护者的腿上,然后救护者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小儿的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重复进行。
(2)对年龄稍大一点的小儿,可让其趴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头朝下,捶其背部。
(3)两名救者时,可1人将小儿倒提离地,1人用手拍背,掏咽部,可使异物迅速排出。
? 如果到医院非常方便,一旦怀疑气管异物时可立即送医院救护。如为少年儿
童时,可马上将病人面向抱他的人侧身抱起,使头部枕在抱他的人的左臂上。这样抱时可以让异物较为顺利地进入较为粗短的右侧支气管内,避免异物在气管内上下或长住,而让右侧支气管堵塞,使左侧可移动而进行呼吸,为去医院抢救赢得时间。溺水
? 溺水时,水随呼吸进入呼吸道或肺内,阻碍气体交换,通常称为水窒息。少数
因寒冷、惊吓,或水的剌 激引起喉部反射性痊辈,造成窒息缺氧。淹溺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 而死亡。因此,要争分夺秒迅速积极抢救。
一、概述
? (一) 溺水时,水随呼吸进入呼吸道或肺内,阻碍气体交换,通常称为水窒息。少数因寒冷、惊吓,或水的剌 激引起喉部反射性痉挛,造成窒息缺氧。淹溺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 而死亡。因此,要争分夺秒迅速积极抢救。
溺水致死的原因
? 大量水、藻草类、泥沙。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 塞呼吸道,而引起窒
息。
? 惊恐、寒冷使喉头痊挛 ,呼吸道梗阻而窒息。
(二)海水、淡水淹溺
淡水淹溺时,由于大量水分进入循环,血液被 稀释,出现低钠、低氯、低钙血症及溶血。溶血结果, 使细胞内的钾大量进入血浆,引起高血钾,导致心室颤动的发生,造成死亡。海水为高渗,含3.5%氯化钠,含有高渗氯化钠的液体进入毛细血管,因渗透压的作用,致使血中水分大量进入肺内,造成严重肺水 ……此处隐藏3051个字……。
三、精心组织,规范施教
(一)根据区红十字会统一的培训施教大纲,结合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医疗专家进行了包括救护新概念、常见疾病应急处理、心肺脑复苏技术、意外伤害、创伤急救等应急救护知识的系列培训,在培训中着重进行了三大内容的施教(即逃生技能,心肺复苏,四大救护技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联
系实际生活、影像资料,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的教学,使培训的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使社区居民初步掌握了心肺脑复苏技术、外伤四项技术等卫生救护知识。
(二)除了医疗急救知识的培训,消防专家还以生动的事例讲解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介绍了消防安全的方法步骤和具体措施,详细讲解了常用消防栓的使用方法,并让培训群众现场演练,真正做到演练结合。同时,针对居民家中电器超负荷违章操作、液化气漏气等情况引发的火灾,逐一进行了分析,讲解了应急措施和逃生技能,还现场演示了如何巧用毛巾进行自防自救等技巧,并鼓励居民进行实际操作,使大家通过“看、闻、做、思”切实加强了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感性认识。
通过这次“红十字关爱进社区”活动,我们在应急管理宣教培训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大进展,强化了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增强了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通过教育培训,我区的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基层组织自救互救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有效避免和减轻了意外伤害、突发性事故、疾病给居民带来的痛苦,增强了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取得了预期效果。
第四篇: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培训讲座心得体会学校为了给我们普及急救知识,邀请了朝阳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培训中心的老师们为我们开展了“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活动。同学们都踊跃的参加了这个活动,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上午,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培训中心的王老师先给我们做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她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的救护原理及技术手段,同时介绍了急救的原则、目的、程序、自我保护等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为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下午我们又跟随红十字会的老师们在进行了现场模拟演练。关于这次急救培训,我感受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原本以为很容易的事情在实际操作起来就会手忙脚乱,看起来很容易,但我们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总会忘记很多要点。最后,通过努力学习,我们大家都学会了初级急救技能,顺利通过了老师的考核。通过这次急救培训,大家掌握了基本急救、自救、互救的技能知识和关键性的初级救助实践操作,大大提高了在面对意外事故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相信今后我们可以很好的应对突发事件,我们一定会知道该怎么做,不会对伤者造成更大的危害,相信在紧急时刻这些知识能够拯救自己和他人的性命。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收获很多,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是社会的一份子,将来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在各种危险中能够准确的运用相关的急救知识,不仅对他人是一种帮助,对自己也是一种自我精神的升华。因此,急救知识是我们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必备知识,学好救护知识也会使我们终身受益。今后在紧急时刻,我一定会运用这次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别人为社会做一点贡献。
第五篇:初级卫生救护知识培训复习题初级救护员培训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 人道主义 工作的 社会救助团体,她以 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
2、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在 危重急症 、 意外伤害 外环境下,由第一目击者。
3、“第一目击者”是指 在现场为突发伤害 、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
4、救命的黄金时刻为4-6分钟之内。
5、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通常用 仰头抬颌 法打开气道,对成人打开气道时,要使 下颌尖 与
6、正常成人每分钟心跳 60-100 次,每分钟呼吸 20次。
7、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超过 10 分钟,脑功能即不能恢复。
8、气道梗塞施以海氏手法时,腹部冲击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线的脐上方 2 横指处;胸部冲击的部位是 气道。
9、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成人及儿童在 胸骨中下1/2段(两乳头连线);胸外按压次数为每分钟 54 厘米。
10、单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之吹气比成人为 30:2 ,儿童婴儿双人操作时为15:2。
11、心肺复苏abc中,a为 打开气道 、b为 人工呼吸 、c为 胸外心脏按压 。
12、创伤救护包括 止血 、 包扎 、 固定 和搬运 四项技术。
13、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主要有包扎止血、加压止血、指压14、大动脉出血时,其表现是 血液鲜红、 喷射状、量多。
15、出现骨折的伤病员一般表现特征为 疼痛 、 肿胀 、 畸形 和功能障碍 。
二、是非题:
1、刀伤的急救处理时首先要拔出刺入体内的刀具。(×)
2、使用止血带者应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并每隔1.5小时放松一次。(√)
3、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心前区。(×)
4、为避免损伤桡神经,上肢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臂的上1/3。(√)
5、腹部开放性损伤后肠管外露,原则上要回纳肠管后再行包扎。 (×)
6、口对口吹气时用力要适当,过度通气不必要,而且有害。(√)
7、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松开的时间相等,松开时手掌应抬起离开胸壁。(×)
8、按最新规定,非专业救护售货员在施行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操作为15:2,双人操作为5:1。(×)
9、救护人员在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前,不应对断骨进行复位。(√)
10、肢体断离后,离体肢体应清洗干净后随伤病员一起转送。(×)
三、简答题:
1、凡遇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要着重告知对方哪些情况?
答:1、报告人的电话号码及姓名;2、伤病员所在的准确位置(尽可能指出附近的显著标志);3、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4、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受伤人数;5、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2、气道异物梗塞时伤病员有哪些表现?
答:表现为突然的剧烈呛咳,反射性呕吐,呼吸困难,紫绀,有的出现特殊表现等。
3、骨折固定的目的是什么?
答:1、制动,减少伤病员的疼痛;2、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3、减少出血和肿胀;3、防止闭合性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4、便于搬运伤病员。
向您推荐更多精彩内容:卫生救护
2014年8月(西昌)矿山救护师资培训心得
江门市蓬江区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资料
郑集镇中心中学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试卷 姓名
抚顺市红十字会初级卫生救护培训教学大纲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