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包公正直的故事多篇600字

时间:2024-09-20 22:08:07
包公正直的故事多篇600字(全文共3596字)

[编辑]包公正直的故事多篇600字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包公虽然在断案以及传奇性事件上得不到史书的支持,但他确实是个清官,是个刚直不阿的谏官。因此,他虽然文采不如同时代的欧阳修,政绩不如同为官的王安石,但却被老百姓铭记于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你喜欢。

包公正直的故事1

包拯任瀛2113州知州,各州用公家的5261钱进行贸易,每年累计亏4102损十多万,包拯1653上奏全部罢除。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毅,贵成宦官为之收敛,听说过包拯的人都很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黄河水清了,儿童妇女也知道他的大名,喊他为“包待制”。京城称他说:“关节不到,有阎王爷包老。”以前的制度规定,凡是告状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包拯打开官府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骗长官。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谢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在三司任职时,凡是各库的供上物品,以前都向外地的州郡摊派,老百姓负担很重、深受困扰。包拯特地设置榷场进行公平买卖,百姓得以免遭困扰。官吏负欠公家钱帛的多被拘禁,一有机会就逃走,又把他的妻儿抓起来,包拯都给放了。

包拯性格严厉正直,对官吏苛刻之风十分厌恶,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嫉恶如仇,但没有不以忠厚宽恕之道推行政务的,不随意附和别人,不装模作样地取悦别人,平时没有私人的书信往来,亲旧故友的消息都断绝了。虽然官位很高,但吃饭穿饭和日常用品都跟做平民时一样。他曾说:“后世子孙做官,有犯贪污之罪的,不得踏进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大墓。不遵从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

包公正直的故事2

一天,包公受理侄子告伯母骗取合同文、不认亲侄一案,原来,在东京汴梁西关外定坊有户人家,哥哥刘天祥,娶妻杨氏。这杨氏乃是二婚,带来一个女儿,到刘家后再没生养儿女。弟弟刘天瑞,娶妻张氏,生得一个儿子,取名安住。父亲在安住两岁时,就给他与邻居李社长家的小女儿定了娃娃亲。大嫂杨氏打算待女儿长大后,招个女婿,多分些家产。因此,把刘安住当成眼中钉。  这一年,东京地区大旱,颗粒无收。官府发下明文,让居民分户减口,往他乡逃荒。弟弟天瑞照顾哥哥上了年岁,不宜远行,决定自己携妻儿离乡背井。天祥就请邻居李社长写下两张合同文书,把所有家产全部写在上面,以做日后见证。兄弟俩各执一份,洒泪分别。  天瑞带了妻儿,来到了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房东张员外夫妻,为人仗义疏财,虽有许多田产,却无儿无女,见年方3岁的刘安住眉清目秀,乖觉聪明,就收为义子。对天瑞夫妻也像骨肉兄弟一样看待。但是不久,天瑞夫妇染上疫症,几天后相继去世。天瑞临死前掏出一纸合同文,将儿子托付给张员外。  一晃,刘安住18 岁了,为使父母尸骨归乡,决定回老家安置。张员外就把合同文书交给他。  刘安住直奔东京汴梁,一路问到刘家门前,只见一位老妇人站在那里。那老妇人正是伯母杨氏,她一心想独占家财,就骗取了刘安住的合同文书,却翻脸不认侄子,反抄起一根木棒,打得安住头破血流。邻居李社长闻声赶出,问刘安住:“那合同书既被她骗走,你可记得上面写的什么吗?”安住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遍。李社长说:“我是你的岳父李社长。”当下他写了状词,带着安住来到开封府告状。  包拯接了状词,便传令拘刘天祥夫妇到了公堂,责问刘天祥:“你是一家之主,为何只听老婆的话不认亲侄子?”刘天祥回答:“小人侄儿两岁离家,一别十几年,实不敢贸然相认,凭合同文书为证。而今他和我妻一个说有,一个说无,我一时委决不下。”包公又问杨氏,杨氏一口咬定从未见过合同书。包公假意愤然对安住说:“他们如此无情无义,打得你头破血流。大堂上,本官替你作主,你尽管打他们,且消消你这口怨气!”刘安住流泪道:“岂有侄儿打伯父伯母之理?小人为认亲葬父行孝而来,又不是争夺家产,决不能做为出气而责打长辈的事。”

包公正直的故事3

传说包拯在家排行老三,故小名叫包三,在他未出世之前,包家的家境十分贫寒,有一天包公的大嫂洗澡,忽然间从天上落下了一颗星星掉在了澡盆里,大嫂一见大吃一惊,不敢再洗,就把洗澡水让给了自己的婆婆,第二年,包拯出生了,他满脸发黑且额上有一道月亮胎记。包拯年幼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后来由大嫂将他抚养成人。其实当年澡盆中落下的星星乃是天上的文曲星,而包拯就是文曲星转世投胎而生的。

包拯长大成人后文采非凡,上京赶考一举考中了状元,几经升迁后做了开封府的府尹。他铁面无私,即使是天子犯法,也坚决要与庶民同罪。皇帝虽然也倚重他的才华,但是有时他的正直判案也令皇帝十分苦恼。这一年,包拯依法铡了不认前妻的驸马陈世美,公主和太后一起到仁宗皇帝面前告状,哭哭啼啼非要给包公治罪。仁宗被母亲和妹妹闹的无计可施,心中也恨包拯不顾皇家颜面,便下令将他削职为民,并派了两个小太监私下跟踪他,只要包公一有错处就立刻将他绳之以法。

包公被削职后也没有丝毫恼怒和沮丧,他坦坦荡荡地换上了便服,只身出了京城,踏上了回乡的路途。包公虽然为官多年,但是一直清廉自守、两袖清风,他雇不起车马,只是让老家人包兴挑着简单的行李,跟在自己身后安步当车。两个小太监也只好放弃了马匹,徒步跟踪。他们都在心中怪包公连累自己要在荒郊野外吃这种苦,所以商议好了一定要抓住他的错处,让皇帝给他治罪。

当时正值六月酷暑,炎热无比,包公出了京城没多远就开始汗流浃背。这时路旁正好有一片瓜地,青翠碧绿的瓜藤上长着一个个硕大饱满的西瓜,令人看了垂涎欲滴。包公看了看四周,见这片瓜地无人看守,他想了想就摘了个西瓜,用拳头“砰砰”两下砸开后,和包兴分着吃了起来。两个太监跟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心里窃喜,心想:“这包公没走多远就露了原形,不告自取就是贼,把他抓回去,皇上肯定有赏。”

包公正直的故事4

回到衙门,包公立即派包兴去找经办贡砚的书吏张考文。这个张考文做了10年书吏,专用端砚孝敬上司,博取主子的欢心。他一听包公问起端砚的事,顿时眉飞色舞,以为包公同他的前任是一样货色,便阿谀奉承地奉上一个优质砚台,并讨好他说:“今年上边要的贡砚我已准备好了,大人交往需用的,我也心中有数。这块砚请大人收下,其余的我将陆续送上。”;包公一听,心里全明白了。本来上面规定,端州每年只送十块贡砚(据宋元丰王存著《九域志》称,“端州岁贡砚十”),而地方官吏层层加码,扩大贡砚数目。这沉重的压榨剥削,害苦了砚工,中饱了私囊。他越想越气,脸色铁青,把张考文送上的端砚“砰”的一声摔在地上,吓得张考文顿时出了一身冷汗,才知道包青天果然铁面无私,于是跪地叩头求饶。;包公让张考文把历年经办贡砚的情况作个说明。张考文不敢隐瞒,便一五一十地把贪官、劣绅借进贡端砚为名贪污勒索、加重砚工负担的实情招认出来。

包公针对这种弊病,专门出了一份告示,儆戒官员、士绅不得任意扩大贡砚数目,不准向砚工摊分工钱。这份告示,反映了群众的心愿,开明士绅也表示拥护。经此一事,"包青天"的威名便传之百里以外。

据传,包公离任时,端城男女老幼都来码头送行。一些名流、士绅纷纷携物相赠,都被包公一一谢绝了。官船在一片赞扬声中解缆沿西江而下,不久就到了羚羊峡。

本来风和日丽,天色晴朗。但船过羚羊峡却风云突变,乌云翻滚,浊浪排空。;包公感到事有蹊跷,但他又想,自己一生廉正,大公无私,上天断不会同自己作难.然而,过了好一会,风还不停,浪也不止,反而越演越烈.包公这回可纳闷了:莫非手下人背着自己私受贿赂,藏于船上?他马上命家人包兴把随行人员叫来身边查问。大家同声答道:"大人历来不收地方财物,我们岂敢私藏?"包公追问再三,大家还是这样回答.包公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他的随从书僮忽然跪下:“大人,有一事我忘了禀告,我们离开端州之前,绅士徐乐天特地送给大人端砚一个,因小的认为是小事,没有启禀,私下替大人收了,现放在船上。”包公一听,当即命令书僮从速将砚取出。这块端砚,外包黄布袱,砚身雕龙刻凤,鸲鹆眼碧绿晶莹,果然是方好砚。但包公一拿到手,连看也没看一眼,随手将端砚抛到江里。说也奇怪,砚一落江,顿时风平浪静,云开日出。船开行不久,就在端砚下沉的地方隆起一片沙洲。包裹端砚的黄布,掉进水里,顺流而下,一片黄光,后来也成为沙滩。据说现在广利镇的“砚洲”和沙浦镇的“黄布沙”就是这样形成。砚洲和黄布沙离羚羊峡不远,在广州至肇庆必经水路上。

包公正直的故事5

一是端砚事件。

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去端州(今广东肇庆)做知府。端州出产名砚端砚,当地每年要向朝廷进贡。由于当地官吏和豪绅等层层加码克扣,端砚的产量虽多,却变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包拯到任后下令豪强官吏不得贪污,只能按规定数量向朝廷进贡。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想过要一方端砚。“端砚事件”很让朝廷赏识,三年后包拯就被调入开封。

二是不屈不挠的“牛皮糖”精神。

北宋是一个士大夫意识高度觉醒的年代,不少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敢于在朝堂上和皇帝正面交锋,包拯就是一个让皇帝宋仁宗相当头疼的“牛皮糖”。

宋仁宗宠爱张贵妃,她的伯父张尧佐的官职因此一路飙升,不但位居财政部长,还身兼四大要职,在北宋的外戚任命史上创下了绝无仅有的纪录。一干大臣为此吵闹不休,要求皇帝撤了张尧佐的职,身为监察御史的包拯是主干人物。争论达到高潮时,包拯站在宋仁宗跟前,慷慨陈词,唾沫星子横飞,溅了皇帝一头一脸,加之众大臣在旁边帮腔,宋仁宗气得说不出话来,拂袖而去。回到后宫后,一边举袖擦脸,一边对张贵妃发脾气:“你只知道宣徽使、宣徽使,就不知道包拯还在当御史!”

对张尧佐的弹劾在宋仁宗的偏袒下进行得并不顺利,因此,包拯等人和皇帝之间的“战争”就一直持续着,老张的官职就在拉锯战中上下浮动——弹劾风头最盛时他地位稍低,风头过后又迅速攀升。直到老张死后,整场战役才算正式结束。此后,二弹郭承佑、七弹“苛政暴敛”的转运使王逵……“牛皮糖”包拯树立起了绝不放过一个贪官污吏的光辉形象。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包公正直的故事多篇600字范文。

《包公正直的故事多篇600字(全文共359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