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县财政局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8月12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突袭xx北部乡镇,短短2小时,降雨量达180毫米。一时间,浊浪滚滚,洪峰肆虐,村镇(:wWW.)进水、良田被淹、堤坝被冲、山体滑坡、房屋垮塌、道路水毁、桥梁倒毁、电杆倾倒,全县电力、通讯、城区供水全部中断!此后数日来,全县又连续遭受历史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截至8月25日10时,全县15个乡镇、193个行政村、833个村民小组192014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4240人,全县因灾死亡7人,失踪1人,受伤42人。全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21815.04万元,其中:倒塌房屋1572 间,受损房屋21951间,房屋受损7222.2万元;道路、交通、通讯、电力、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受损40667.12万元;因地质灾害造成损失8290万元;公益设施受损9082万元;全县30家工矿企业受损33749.47万元,农牧林业受损20142.45万元;基层政权房屋及设施受损2171.8万元。灾情发生后,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县委抗洪指挥部的要求,我们财政财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见势而上,积极投身于防洪抢险战斗中,确保全县夺取这场战斗全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使国家和受灾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洪涝灾害发生后,我局把抗洪救灾工作作为当时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来抓,服从县防指的指挥,集中精力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确保经济秩序的正常和社会稳定。为了在抗洪救灾中充分发挥好部门职能作用,我们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和职能股长参加的领导班子,负责抗洪救灾工作的领导,实行首长负责制,积极履行职责。汛期期间,及时召开各类专题会议,传达防指要求,分析汛情和洪灾情况,动员大家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帮助大家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周密部署抗洪救灾职责工作,制订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及时采集和反馈抗洪救灾信息,为领导制定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按照县防指要求,负责灾区防洪抢险物资和资金保障、灾区群众转移所需费用资金的调度;协调灾区转移安置和生活的资金保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一线的灾情调查工作和抢险物资采购资金的调度、协助做好防洪抢险物资的供给。我们明确专人,下基层,深入一线,密切联系,了解洪涝灾情,指导落实救灾措施,力争减少受灾损失。坚持24小时值班,严正以待,听从指挥。
二、发挥职能,积极服务。首先是认真做好抗洪救灾资金的拨付工作,及时调度资金。在抗洪救灾期间,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防汛经费,及时调度资金并迅速拨付到位,确保抗洪救灾一线的资金需要,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累计拨付14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抗洪救灾,做到保障有力。二是响应组织号召,积极开展救灾募捐活动。为了支援抗灾救灾,减轻群众生产、财产的损失,我们按照县委、政府要求,广泛动员,号召财政干部心系灾民,想为灾民所想,急为灾民所急,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克服困难,踊跃参加募捐活动。全局机关干部共捐款18150元,衣物257件,按照“一顶帐篷、一百元钱、一袋面、一箱方便面、一箱矿泉水、一把蜡烛、一桶食用油、一把手电”的“八个一”安置措施要求,看望慰问了所联系的城关镇和平村10户受灾群众,资助该村1xx元修复水毁村路1.5公里,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持了抗洪救灾。三是认真做好灾情调查配合工作,及时做好灾情核实和救灾补助资金发放工作,确保受灾农民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政策的温暖。四是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为了加强暴洪灾害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管理,确保安全运行,提高使用效益,制定出台了《xx暴洪灾害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办法》,共5章23条,对救灾资金和物资筹集、捐助资金和物资接收、捐助资金的使用范围、救灾资金拨付和物资发放管理以及救灾资金和物资使用监督检查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对救灾资金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组织人员定期深入灾户家庭,对领取的救灾款物进行核查,与发放部门的表册进行核对,确保救灾资金和物资在内部管理环节上的安全。
第二篇:徽县财政局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徽县财政局抗洪救灾工作情况2014年8月26日8月12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突袭徽县北部乡镇,短短2小时,降雨量达180毫米,徽县财政局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汇报。一时间,浊浪滚滚,洪峰肆虐,村镇进水、良田被淹、堤坝被冲、山体滑坡、房屋垮塌、道路水毁、桥梁倒毁、电杆倾倒,全县电力、通讯、城区供水全部中断!此后数日来,全县又连续遭受历史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截至8月25日10时,全县15个乡镇、193个行政村、833个村民小组192014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4240人,全县因灾死亡7人,失踪1人,受伤42人。全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21815.04万元,其中:倒塌房屋1572间,受损房屋21951间,房屋受损7222.2万元;道路、交通、通讯、电力、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受损40667.12万元;因地质灾害造成损失8290万元;公益设施受损9082万元;全县30家工矿企业受损33749.47万元,农牧林业受损20142.45万元;基层政权房屋及设施受损2171.8万元。灾情发生后,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县委抗洪指挥部的要求,我们财政财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见势而上,积极投身于防洪抢险战斗中,确保全县夺取这场战斗全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使国家和受灾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洪涝灾害发生后,我局把抗洪救灾工作作为当时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来抓,服从县防指的指挥,集中精力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确保经济秩序的正常和社会稳定。为了在抗洪救灾中充分发挥好部门职能作用,我们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和职能股长参加的领导班子,负责抗洪救灾工作的领导,实行首长负责制,积极履行职责。汛期期间,及时召开各类专题会议,传达防指要求,分析汛情和洪灾情况,动员大家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帮助大家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周密部署抗洪救灾职责工作,制订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及时采集和反馈抗洪救灾信息,为领导制定措施提供有效依据,工作汇报《徽县财政局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汇报》。按照县防指要求,负责灾区防洪抢险物资和资金保障、灾区群众转移所需费用资金的调度;协调灾区转移安置和生活的资金保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一线的灾情调查工作和抢险物资采购资金的调度、协助做好防洪抢险物资的供给。我们明确专人,下基层,深入一线,密切联系,了解洪涝灾情,指导落实救灾措施,力争减少受灾损失。坚持24小时值班,严正以待,听从指挥。二、发挥职能,积极服务。首先是认真做好抗洪救灾资金的拨付工作,及时调度资金。在抗洪救灾期间,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防汛经费,及时调度资金并迅速拨付到位,确保抗洪救灾一线的资金需要,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累计拨付14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抗洪救灾,做到保障有力。二是响应组织号召,积极开展救灾募捐活动。为了支援抗灾救灾,减轻群众生产、财产的损失,我们按照县委、政 ……此处隐藏3277个字……月28日14时45分,主要干流马金溪水文站洪峰水位达到125.28米,城关镇为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各条支流水位暴涨,何田溪水位超过百年一遇,村头溪、中村溪、苏庄溪、池淮溪等支流水位达到百年一遇,面上的其他支流普遍水位达到五十年一遇,已经超过“98?7?23”洪水。水库水位猛涨。“5.28”特大暴雨来临之前,全县水库基本空库,降雨后,各个水库水位猛涨。齐溪水库从降雨前的270.56米上升到286.39米,茅岗水库从283.92米上升到300.20米,齐溪水库水位超汛限水位,被迫开闸泄洪。其他小型水库蓄水量均达到90%以上。 (二)“6.8”降雨洪水。“6.8”洪水从8日8时到11日16时,面雨量超过180mm,其中汪家测站408mm,碧家河测站351mm,齐溪测站318mm。受强暴雨影响,全县各水库山塘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8日下午起,齐溪水库开始腾库泄洪,最大下泄流量达到523m3/s。(三)“6.18”降雨洪水。“6.18”洪水从17日0时至18日18时,面降雨超过150mm,其中燕溪212.5mm,蛇坑水库209.5 mm,汪家204mm。受“5.28”、“6.8”洪水影响,全县水库山塘处高水位运行,齐溪水库17日10时30分开始泄洪,最大下泄流量530m3/s二、主要灾情“5.28”洪灾造成全县18个乡镇449个行政村3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91亿元。共转移人员28371人,其中水利损失2.71亿元“6.8”洪水造成全县12个乡镇306个行政村2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16亿元。共转移人员7316人其中水利损失1.3亿元。“6.18”洪水造成全县18个乡镇30万人受灾,部分地段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全县共转移人员15330人,直接经济损失3.12亿元。其中水利损失8220万元。三次洪灾,共造成经济损失14.19亿元,水利损失4.83亿元三、抗洪救灾情况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研究部署,立即采取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全力抗洪救灾。暴雨发生前后,立即启动防御特大洪水应急预案,采取应对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当前防汛抗洪各项工作。(一)紧急部署。开化高度重视入梅以来的强降雨的安全防御工作,把当前防汛抗洪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立足于强降雨、长时间降雨和全流域性降雨来防御,立足于“不死人、少伤人”的目标来避险,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启动防御特大洪水应急预案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多次召开防指成员会议和成员扩大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工作。县四套班子领导亲临指挥中心指导防汛抗洪工作。防汛总指挥坐镇指挥,从水雨情收集、分析会商到水库巡查、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低洼地带群众转移和水库调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安排部署,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各防指成员单位、各乡镇部门。抽调由 260人组成的抢险救援小分队,奔赴受灾较严重的乡镇、村开展抗洪抢险。县政府紧急拨付100万元资金、调拨30万元物资用于应急救助。(二)及时预警。密切监测天气的变化动态,组织技术专家进行分析会商,并通过农民信箱、防汛短信平台及时将水雨情信息向县防指成员,各乡镇、工业园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水利员,水库巡查员,小流域预警员发布,累计发送短信7.8万余条,要求各地、各单位加强水库巡查,做好山洪和地质灾害点的防御和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转移工作。同时通过电视游走字幕提醒社会公众做好强降雨安全防范常识。县委、且政府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洪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库山塘巡查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及时做好加强水库、堤防、河道等巡查,切实做好小流域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范工作。(三)全力防御。一是做好危险区域人员安全转移工作,对处在河边低洼地带、泥房、危房和易发生地质灾害点、沿河作业的群众,实施全部转移,安全转移,三次洪灾,共转移人员了22646人。及时抢救被洪水围困群众486名。二是加强水库安全管理,水库巡查员实行24小时驻库,1小时巡查1次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及时预警。水库应急抢险小分队紧急待命,做好抢险救灾和人员转移准备。三是把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的监控、巡查和避险作为关键性措施,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小流域预警员及时到岗到位,密切监测山洪变化。地质灾害预警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逐一排查,发现异常及时预警,组织转移。 (四)科学调度。受“5.28”洪水影响,全县水库山塘处高位运行。梅汛期实行水库山塘限制蓄水,蓄水量控制在70%以下,如无法腾库,放水孔必须全开。齐溪水库两次开闸预泄,并根据水库降雨、入库流量和发电用水的情况下,统筹下游各溪流的水位,适时对水库闸门开启高度进行调度,起到了拦蓄洪水、削峰、错峰作用,有效缓解下游防洪压力。(五)强化督查。县防汛办三次对各乡镇、工业园区进行防汛值班电话督查,要求主要领导必须到岗到位,亲自指挥,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跟班,做好强降雨的安全防御工作,特别是人员的安全转移。三次组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到全县山塘水库检查高水位运行状况下水库的安全情况,对水毁修复工程进行检查,采取临时应急措施,进行加固加高,保障安全。对电站、在建水利工程、特别是采砂船进行短信预警和电话督查,要求做好电站进水的安全防御工作,通知在建工程抓好度汛安全管理,逐一督促采砂船业主做好船只停靠和加固,防止洪水暴涨发生漂移险情。对停滞在河道内的障碍物通知相关乡镇和高速办组织人员进行清理,保障行洪安全。(六)实施修复。为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做好下一次洪水的防御工作,迅速组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灾区,核查灾情,掌握底数,制定修复方案,对一些受损严重的堤防、堰坝采取加固加固等应急措施。在“6.8”洪灾前,应急加固堤防和堰坝500余处,抢修灌溉设施325处、机电泵站38座;饮用水工程已全面修复,正常供水;进水电站已全面修复开始正常运行;水文气象全部修复投入运行。在抵御“6.8”和“6.18”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四、下步工作重点(一)抓好防汛抗洪。始终把坚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防止人员伤亡放在第一位,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抗长灾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好水利工程险情排查,进一步掌握水库、山塘、堤防、堰坝损毁情况,及时排除隐患和险情。 (二)加快水毁修复。三次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19亿元,其中水利损失4.83亿元,水毁工程点多面广量大,灾后重建任务十分艰巨。“5.28”洪灾后,我们已组织力量对全县灾情作了一次全面了解。这次“6.18”洪灾后,我们将再次组织水利技术人员深入灾区,指导抗灾自救工作,制订灾后重建修复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要求、实施步骤和工作责任。利用降雨的间隙时间抢修水毁工程,确保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水毁修复建设进度实行一周一报制,列入对乡镇的年度考核内容,督促乡镇、村加快工程抢修进度,确保提前投入使用。(三)开展洪水调查。认真总结三次洪水的抗洪经验,以“5.28”、“6.8”和“6.18”洪水受淹范围为界,开展洪水调查,进一步完善小流域防洪预案,调整防御重点,明确危险区、警戒区的范围及人员,在重要地段设置水位观测点,划定相应的警戒、转移水位。组织各乡镇、村参照“5.28”洪水,开展人员转移、抗洪救灾预案演练,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避灾、应急自救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