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文化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时间:2025-04-14 07:11:56
文化企业文化(精选多篇)(全文共17265字)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概念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企业文化

1.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2.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3.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4.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5.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6.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7.企业文化是企业内的群体对外界普遍的认知和态度。--全景式管理

8.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9.(1)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

(2)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

(3)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

(4)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

(5)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

(6)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

(7)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

(8)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

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

(9)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和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

(10)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如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其实质就是奉献(本站推荐wwW.)服务;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作风。

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即“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

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所以表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单商场以“诚实待人、诚心感人、诚信送人、诚恳让人”来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形象,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优美的购物环境、可靠的商品质量、实实在在的价格基础上的,即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营实力作为优质服务的保证,达到表层形象和深 ……此处隐藏13170个字……之时,任正非和华为高层都主动稀释或出让股份,以便让新来者也能加入华为的利益共同体,这些都极大地增进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除了重视员工利益,华为更把满足客户利益放在了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的高度上。“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客户服务”,“客户是华为之魂”,要能够通过使客户的利益实现,进行客户、企业、供应商在利益链条上的合理分解,各得其所,形成利益共同体;不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把市场做大,让合作对象都有合理的回报是华为的一贯做法,这也是华为能够挣到“大钱”的秘诀。

《华为基本法》第五条规定:“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回报。”华为除了与客户、员工、合作者结成利益共同体,连竞争对手也被华为称为友商,华为一直在探索跟国际同行在诸多领域携手合作,力求通过合作取得共赢,分享成功,实现“和而不同、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这与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提出的“竞合”的思想不谋而合)。

正是这一整套“利益均沾、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文化,使华为能够调动起各方积极力量为我所用,能够建立起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联盟”。利益共同体文化帮助华为从早期的默默无名到迅速占领市场(华为在1997年提出组建合资公司时,允许客户参股,一方面解决了销售渠道问题,另一方面还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据统计参股客户的年分红率高达70%),从当初的六人创业的私企小作坊发展成如今产品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的世界第二大通讯设备提供商。

三、“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充满危机意识”的企业精神。

华为的企业精神包括主人翁精神、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团队精神、服务精神、创新精神等,而这一系列企业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充满忧患意识”。华为一直坚持“不奋斗,华为就没有出路”的奋斗理念,从华为创业初期的“垫子文化”,到如今取得辉煌的成就,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华为人认为:“我们没有国际大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市场地位、人脉和品牌,没有什么可以依赖,只有比别人更多一点奋斗,只有在别人喝咖啡和休闲的时间努力工作,只有更加虔诚地对待客户,否则怎么能拿到订单??客户让我们有了今天的一些市场,我们永远不要忘本,永远要以宗教般的虔诚对待我们的客户,这正是我们奋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正非说:“我们会不断改善物质条件,但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可忘记,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我们永远强调在思想上艰苦奋斗。思想上艰苦奋斗与身体上艰苦奋斗的不同点在于:思想上艰苦奋斗是勤于动脑,身体上艰苦奋斗只是手脚勤快。”

华为的奉献精神可分为若干层次,第一层次是为华为人奉献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的团队更加卓越;第二层次是为客户奉献价值:一方面通过自己的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华为采用“营销+咨询”模式,为客户提供电信运营解决方案;第三个层次是要为整个社区、整个社会奉献华为的价值。实现这个价值华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生产优质产品,另外一个是设立各种回报社会的基金,如寒门学子奖学金等。

而华为奉献哲学的精髓则体现在:让每个员工都明白,工作上的奉献、成就其实是对自己的最高奖励;鼓励员工形成自动自发、自我充电、自我学习,视工作为快乐的工作哲学。持有这种工作哲学的员工,他的身心就会与工作融为一体,从而体验到高度的工作乐趣和成就感,也比较容易在工作上坚持创新,取得发展,做出成就。当然华为的奉献哲学是与回报机制成正比的,华为一直秉承“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回报”的合理的薪酬回报机制。

任正非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到,华为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一股危机意识,要能够在太平时期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华为的冬天随时都会来临。如此强调危机意识并非危言耸听,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经营过程中难免产生各种风险和危机事件,如果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和危机意识,很可能就会因疏忽而导致企业覆灭或消亡。只有注重培养员工强烈的危机感,才能使他们时刻具备忧患意识,时刻以全身心状态投入到企业的生产革新中,尽早发现和消除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

华为在建立企业危机感方面主要强调三方面:经常审查经营环境,找出危机所在;经常向员工表述危机;要做出一种象征危机性的行动。任正非说:“要深刻意识到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要好。”

四、超越企业文化狭义框架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华为公司建业二十多年至今,在参加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展会时,都会在公司展区上庄严地挂一面五星红旗。这不是作秀,而是体现了华为公司深切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出口大国和制造大国,但是,制造大国并不意味着制造强国。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前三位,但世界知识产权的97%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我国自己的产品出口真正获得的利润很低,许多工厂甚至没有自主品牌,依靠代工生产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即便如此,强权国家在经济形势不好时,还会随时挥舞反倾销的大棒,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把市场风险强行转嫁给中国企业。要扭转这种局面,首要任务就是应该发扬民族精神,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华为总裁任正非很早就提出:“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一定要在通讯领域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

在发扬民族精神、振兴民族电子工业、创造民族品牌理论的指导教育下,华为造就了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这支“铁军”得到了优秀民族文化的感召,继承了“艰苦奋斗、乐

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和企业精神,塑造了“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时代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使华为在世界市场经济的多次波动起伏中,保持了稳健、高速的发展,终于从一个民营的通讯设备小厂,发展成如今一家令国际竞争对手寝食难安的通讯制造业巨头,创造了中国通讯产业乃至世界通讯产业的发展奇迹。

华为的诞生、成长、发展和繁荣,已经不单是一家企业的成就故事;华为文化,也已不单是局限于企业本身的企业文化,它代表着这个时代最令人骄傲的中国人产业报国的爱国精神,以民族品牌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以“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为灵魂的时代精神和企业精神,以“乐于工作、追求成就”为荣的员工职业精神。

华为总裁任正非说:“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华为始终如一坚守的艰苦奋斗文化、乐于奉献文化、敬业诚信文化、务实创新文化和团结协作文化等,为当下有些人们迷恋拜金主义、享乐文化、个人主义、价值迷失、生活空虚、追逐物欲等各种低俗文化提供了一次难能可贵的反思和学习机会。

【参考文献】

[1]陈广.华为的企业文化[m].海天出版社.2014.

[2]韦华伟.文化驱动企业[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程东升,刘丽丽.华为真相[m].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铺镇2号信箱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

《文化企业文化(精选多篇)(全文共1726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