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烯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教学难点:从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一年中要度过很多节日,你们最喜欢什么节日呀?为什么?库尔邦节,新年,我们又是怎样度过的呢?(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可就在这样一个大年夜,有一个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大雪纷飞的街头卖火柴,最后活活冻死在街头,没能看到新年的第一轮太阳,你们想了解小女孩悲惨的遭遇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爷爷一个“凄美”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认真看老师板书,齐读课题。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二、深入品读,感受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1、老师知道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现在就请你们再次浏览全文,看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遭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读课文后师问:小女孩的遭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怜、悲惨、凄惨等。板书:可怜)过渡:小女孩到底有多可怜,就让我们用心去体会体会吧!请同学们用心读1-4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留下你读书的痕迹。
2、学习1-4段1.(第二张幻灯片)出示重点交流:“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师问:她为什么忘不了今天是大年夜?一方面是温馨的灯光,烤鹅的香味,一方面是又冷又饿赤着脚会不了家。我们可以感受很可怜又冷又饿。
师问:那我们“大年夜”是怎么过的?(一家人温暖舒适地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亲人团聚的欢乐,是多么美好多么快乐啊!
2.出示第四张幻灯片“她在一所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风还是可以灌进来。”(更冷了)学生交流。
教师: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候小女孩已经冷的蜷缩在别人家的墙角了。老师禁不住想说:别卖火柴了,小女孩,天已经黑了,街上只剩下你一个人,快回家去吧。同学们她敢回家吗?(学生接: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挣到一个钱,爸爸会打她的)小女孩身上冷,心上更冷。可怜的小女孩,爸爸再凶,家总是家啊,别卖火柴了,快回去吧!同学们她能回家吗?(“不能回家,因为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就算。。。。。。。。。灌进来”)小女孩回不了家有什么原因呢?继续交流
3.出示第五张幻灯片“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这里的谁不表示提问,而是指“任何人”的意思,起到强调的作用,那谁用这个句型模仿造句,指名学生造句,并写下来。)
师:交流到这里,你有怎样的感受,把你的感受放到你的朗读中,谁再读一读这段?(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可怜的小女孩,饥饿寒冷,无人关怀,最后的结局是:在家家团圆的大年夜,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 。
三、以幸福为线索,解读小女孩的命运
出示第七张幻灯片出示最后两段句子“第二天清晨,。。。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两段。
(一).教师:刚才我们感受到小女孩是那么不幸,可怜。课文中为什么又说她是幸福的呢?让我们再去品读课文5-11自然段,看看小女孩曾经拥有怎样的幸福?(板书:幸福。)把你的感受写在书上。 与同桌交流一下。
出示第八张幻灯片她擦着了第一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 她擦着了第二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 她擦着了第三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她擦着了第四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
学生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板书: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指名学生说,如:小女孩看到了大火炉,她感到自己坐在大火炉面前,很温暖,她不再寒冷了,看到喷香的烤鹅向自己走来了,她不再饥饿了,看到美丽的圣诞树她不再痛苦了,看到疼爱自己的奶奶来了,她不再孤独了。(相机板书温暖寒冷等)
(二).重点交流看到奶奶部分:出示第八张幻灯片
1、出示第九张幻灯片课文中写道:“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那么,小女孩拥有真正的幸福吗?不是
2、为什么说她没有幸福?用自己的话说说。
(1)、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
(2)、不敢回家(爸爸会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3)、疼爱她的奶奶已经死了(没有亲人的疼爱,得不到关怀)
(4)、她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3、理解火柴给小女孩带来的“幸福”
(1)、既然别人不能给她幸福、爸爸不能给她幸福、疼爱她的奶奶死了也不能给她幸福,连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那么文中为什么还说她曾经多么幸福呢?是谁给了她这种幸福?(火柴)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谁来读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大家边听边看,有没有几个标点很明显地跳到你的眼前?(感叹号)读一读有感叹号的句子。
(3)出示第十张幻灯片 你从这几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啊,与其说小小的火焰是奇异的火光,不如说是小女孩实在是太冷了,她多么想拥有温暖啊!)
(4)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思考。
(她渴望得到食物,因为她太饿了;她渴望得到快乐,因为她太孤独了;她渴望得到疼爱,因为她没有人关心;)所以她想让奶奶带她飞走,因为她受不了这些痛苦了,很想摆脱。(引导朗读第11自然段“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读出同情、读出悲伤)
师:小女孩真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了吗?那么,这样的地方在哪儿呢?是的,只有死才能摆脱寒冷、摆脱饥饿、摆脱痛苦!
师:虽然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寒冷;没有烤鹅,只有——饥饿;没有圣诞树,只有——痛苦;没有奶奶,只有——孤独;没有得到摆脱,只有——面临死亡。
4、谁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也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此处隐藏8544个字……领读训练呼唤奶奶的部分。小女孩想要得到温暖,因为当时——又冷又黑;小女孩想要得到美食,因为她当时——又冷又饿;小女孩想要得到快乐,因为——她的童年没有快乐;小女孩想要得到疼爱,因为——没有人疼爱她,因为——她想和奶奶一起去找到幸福。 师:(领读最后一段,课件配乐)
六、总结全文,读诗写话。
师:尽管在这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尽管小女孩又冷又饿,尽管她是这样的可怜,但小女孩仍有自己的向往,仍有自己的幸福,仍有自己的希望。请同学们静静地想,如果文中的小女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呢? (课件展示)
生试说。
师:也有一个9岁女孩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课件出示小诗)想读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读。
师生共同读诗。
七、作业。
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需要我们同情和帮助的人,比如最近的南方旱灾、玉树地震,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中真的很幸福也很幸运,可是在安徒生所处的当时的社会中,人们就没有这样幸运了,所以安徒生只能通过自己的笔来表达他对这些不幸的人们的同情与关爱,相信同学们重温这样的故事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课件出示:
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继续品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读出自己的感受并写下来。)
第五篇:人教版六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
一、教案介绍
1.学科:人教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2.课时:第二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培养目标:把握课文内容。
2、 能力培养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3、 情感体验目标: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心,学会关心他人。
4、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学会把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沟通。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难点: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及流程
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本课流程如下:
1.常识学习
(1)了解学习目标及其重难点。
(2)走进作者
(3)体裁介绍
(4)基础知识展示
2.自主学习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2)找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起关键的作用的语句?
3.合作探究
针对我们刚才的分析,文中的小女孩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呢?大家小组内探究一下,找出文中相关的根据。
4.问题解读
小女孩买了一天火柴为什么一根也没买出去?大年夜为什么为什么不回家呢?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5.拓展训练
如果你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6.布置作业
可怜的小女孩冻死在大街上后她的父母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升入天堂的小女孩会在上帝面前怎样控诉当时的社会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200字以上)
五、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童话吗?(喜欢)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读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
【常识学习】
【教师活动】展示学习目标极及重难点。
1了解作者、作品及童话的有关知识。
2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3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
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
4 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学生活动】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以便更好的抓住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了解。
【教师活动】简介《卖火柴的小女孩》
【百度百科】
《卖火柴的小女孩》选自《安徒生童话选》,《安徒生童话选》这部书中选取了安徒生不少的童话名作。本文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教师活动】简介作者安徒生。
【百度百科】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丹麦(国家)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他著名的童话作品有《皇帝的新装》、《夜莺》、《丑小鸭》等。《海的女儿》、《拇指姑娘》、《阿拉丁的神灯》、《三只小猪》。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投入的了解和学习。
【教师活动】介绍《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作背景
【百度百科】 ?an=0&si=9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便更深入的了解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性格特征。
【教师活动】展示童话的相关知识。
【百度百科】
【板书设计】
14火柴的小女孩
温暖寒冷
饥饿满足
恐惧 隐忍幸渴望安宁
孤独福慈爱
痛苦快乐
【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在这课的教学中,我从整体入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本网推荐访问其他精彩范文:zhong成品《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与反思
大班语言《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大班语言《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大班语言《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