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庆领导发言
南雄一中办学20年回顾与展望
------学校领导在校庆大典上的献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在菊黄枫红、红梅争艳的美好季节,我们乘着党的十六大东风,本着“弘文励教、联络校友、共商大计、促进发展”的宗旨,欢聚一堂,在这里隆重举行学校二十周年华诞庆典。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谨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前来参加庆典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校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南雄一中于1982年正式诞生了。20年来,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南雄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可喜变化。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日趋成熟。20年来,学校始终围绕上级领导要求我们“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办学”的办学标准,遵循“弘文励教,志存高远”的校训,不断辛勤耕耘,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我们的老师始终勤教善教、甘为人梯;我们的学子始终严谨笃学、立志成才,保证了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届届相传,从而使我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日趋成熟,良好的校风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发展特长”的办学特色日趋明显,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0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发展特长”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努力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才,终于走出一条成功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之路。20年来,学校高考成绩年胜一年,为各高等院校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学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各类优秀人才;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尤其是学校田径队被社会誉为“粤北学校体育的雄鹰”,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称赞。这几年,学校荣誉接踵而至,先后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广东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韶关市教育改革先进单位”等几十个集体荣誉称号,初步构建了“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管理制度为保障、以改革促发展、突出学生个性、保证学生全面成才”的教育模式。学校不但办出了声誉,而且办出了特色。
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首先是教师队伍得到了加强。现在学校共有180多位教职员工,其中高级教师有四十多人。到目前,共有57名教师获得国家、省、市先进个人称号,有11个教研课题出成果,教师素质的加强,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其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学校从原来仅有的2幢教学楼、2幢宿舍楼,已发展到如今的3幢教学楼,1幢科学馆,1幢综合楼,4幢学生宿舍楼和功能完善、近千平方米的学生餐厅,以及高标准配置的电脑室、语音室等一大批教育教学设备;再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学校面积已发展到8万多平方米,校园环境清新优雅,是南雄较有特色的“园林色单位”和理想的求学场所。
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全面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必须全面汲取我们20年的办学精华,做到扬己之长,谋快速发展之道,进一步把学校办大、办强,为南雄的教育发展再立新功。为此,我们将把这次校庆作为学校新的起点,乘着十六大的东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开拓进取。通过在制度上完善、管理上创新,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遵循开源节流的原则,进一步拓宽集资办学渠道,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通过进行教育创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终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具备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力争早日把我校办成一所“学生追求、家长信赖、社会追崇”的省一级学校,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无愧于天地;喜今朝宏图绘就,我们更豪情满怀。我们相信,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在南雄人民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和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学校的明天会更美好!
最后,祝各位领导、来宾、校友、师生员工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幸福、事业有成、万事胜意!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平顶山学院30年校庆领导发言文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平顶山学院迎来了三十华诞.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平顶山学院建校三十周年庆典暨汇报演出大(来自好范 文网WWW.)会.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一万四千名师生员工,向出席今天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为平顶山学院的发展贡献了心血和智慧的老领导、老教师、老同志表示诚挚的谢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平顶山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同仁、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十年春华秋实,三十年风雨同舟.回首不平凡的办学历程,平顶山学院走过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之路.平顶山学院的前身最早为1977年的平顶山师范大专班,1984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平顶山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建立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4月更名为平顶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建立平顶山学院.校名虽几经变易,但平顶山学院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奋发图强的决心始终没有变.从最初的几间平房到现在一栋栋漂亮的楼房,从单纯的师范性专科学校到多学科性综合性大学,一代代平顶山人以对教育事业的炽热情怀,以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强烈责任感,筚路蓝缕,开拓创新,把一个仅有一两百人的师范大专班变成了如今拥有一万四千人的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沧海桑田,变化之大,令人感概.
三十年薪火相传,几代人躬耕树蕙.如今的平顶山学院,办学规模日渐扩大,综合实力日渐增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目前有教职工近千人,高级职称教师300余人;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400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9000多人;设有15个院(系),4个教学部(中心),74个本(专)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七个学科门类,形成了本专并存,学历教育和成人教育、对外合作办学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和人才培养体系.
30年的探索、建设和积累,平顶山学院逐步形成了一所以文理为主,以师范教育为特色,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秉持"文理渗透,博学专长,教学与实践结合,理论与技能统一"的办学理念,牢记"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倡导"崇尚科学、崇尚学术、崇尚人文"的大学精神,坚持"立足平顶山,面向河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着力培养基 ……此处隐藏1283个字……已不是夕阳笼罩下的五排小房子,然而母校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宗旨没有改变。
回忆往昔,颇多感触,此时此刻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我在母校四年生活中的得失感悟:
首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母校教导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一个政治相当敏感的年代,有的同学可能因为一句话而影响前途,有的同学因家庭成份问题而遗憾终生。我的出身不好,是富农,平时我特别的小心自己的一言一行,当时很多同学因为得罪其他人而被告发。记得有一次,我床头的一本有关外国文学的书无意被一位同学发现并告知了班长,因为这件事,我惴惴不安了好长一段时间,可是我一直没有被批斗,后来才知道,跟我关系不大好的班长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别人。如果当时班长因为跟我关系不好而大肆宣扬,我想今天我能否站在这儿还是个问题。
第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应该多读书,多积累,拓展自己的视野,发挥自己的特长。我的专业是中文,可是我那时候对资本和市场比较感兴趣,因此,我总是去图书馆找一些这方面的书来读。毕业后我做了一名市政府秘书,但当改革的春风吹来时,我毅然辞职下海经商。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创业之初的艰难时期,是在母校积累的知识帮了我的大忙。
第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母校教会了我要学会感恩,母校养育了我们而老师则直接教导了我们。特别感谢我的政治老师:吕老师,吕老师上课时常无意间流露出拳拳爱国之情,每当谈到日本侵华时。常常怒发冲冠,拍案而起。他老人家的赤子之心,影响了我一辈子。前几年我曾看望过他老人家,可惜昔日的恩师现在已经仙逝。我常常悔恨当初为何不多去看望他老人家几次啊!同学们,无论你们身在何时何地,无论你们身居何位,都不要忘记常回母校看看,看看你们昔日的恩师。
最后,我想说的是所有从山师走出来的校友们都会有的感受:那就是老师的教诲哺育了我们的昨天,孕育了我们的今天和明天。我相信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各位师弟师妹们一定会取得比我们更优异的成绩;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和所有的校友们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关注和支持母校的发展;我坚信在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努力下,我们的母校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来宾、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庆贺北京十三中八十周年华诞。在这欢庆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十三中全体教师,对参加庆典的来宾、校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昔日的王府花园,今天的教育殿堂,风雨沧桑八十载,依旧是庭院深深,依旧是书声琅琅,抚今追昔,我们为十三中的辉煌历史而自豪!
八十年薪火相传,几代教职员工为十三中的创建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我们的前辈,您曾用双手缔造了十三中美丽的校园,曾以双肩撑起了十三中这一方蓝天,曾用心血浇灌了十三中满园的桃李。感谢您,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教职员工们,感谢您为辅仁附中、北京十三中所付出的一切!十三中的史册上镌刻着您的名字,十三中的后来人永远铭记您的功绩!
八十年青蓝相续,每一个夏秋之交,学校都会迎来懵懂少年,送走莘莘学子。我们欢迎你,曾经唱着毕业歌告别十三中的校友们!昨天,你们还是校园里吐露芬芳的桃李;今天,你们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实稳健的栋梁。你们考上大学,出国留学,是十三中的骄傲;你们做了医生、记者、法官、教授,成为一名普通劳动者,更是十三中的光荣。在成就事业辉煌、实现人生理想的同时,你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十三中赢得了更加广泛的赞誉,十三中因此而为你们自豪!
作为一名在十三中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我亲眼目睹了学校近年来发生的种种变化:我们的教学场所从教学楼延伸到实验楼,我们的活动场地从地上操场延伸到地下场馆;斑驳沧桑的贝勒府经过修整再现昔日风采,座座相连的四合院拔地而起展现典雅风貌;办公室的桌椅日渐宽敞大气,教室里的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教师队伍逐渐壮大,学生社团越来越多。由区属重点中学发展成为北京市高中示范校,是十三中新时期以来的又一次跨越,成为十三中这一历史时期的见证者,我感到无上光荣。
在庆祝建校八十周年之际,我们不由回想起辅仁附中“公诚勤朴”的校训,传承了八十年的精神财富,积淀了八十年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十三中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今天,十三中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教师成才服务”的办学思想,“让学生成为思想道德高尚、审美情趣高雅、心理身体健康、兴趣爱好广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拥有快乐人生的人”,这是十三中的教育教学目标。从这朴实的话语中,我们看不到什么伟大的业绩,却能深切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崇高思想。踏踏实实办教育,实实在在为学生,今天的十三中人依然秉承老辅仁的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八十年校庆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我们欣喜地看到,十三中正面临着一个历史转折,学校将提出新的符合十三中现实的办学思想,制定推动十三中更快更好发展的三年、五年规划。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来临之际,我们能够得到领导、嘉宾和老校友们的关怀与支持,深感荣幸!全体十三中人必将团结一致、尽心竭力再创辉煌!
最后,祝愿我们的十三中蒸蒸日上!祝愿八十周年校庆活动圆满成功!
第五篇:校庆老教师发言
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庆祝龙口三中建校50周年,作为一名老教师代表,我感到非常激动,也十分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龙口三中全体老教师,对我们共同敬仰、为之不懈奋斗的母校迎来50周年华诞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是年到龙口三中任教的,年退休,在龙口三中工作了个年头,作为一名和龙口三中一起成长的教师,我目睹了老一代三中人无条件响应党的号召,为国家建设默默奉献的豪情壮举;经历了学校初期创业的艰难,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新世纪龙口三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光辉历程,饱尝了一番番创业的艰辛,分享了一次次成功的喜悦!抚今追昔,我深深地感到,龙口三中是一片创业的热土,是她,把莘莘学子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去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也深深地感到,龙口三中是教师不断成长的摇篮,是她,促使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洪流,不断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全力实施素质教育,从而脱胎换骨,成为能紧跟时代潮流的新型的人民教师。我更加深深地感到,龙口三中是我们充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是她,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是她,为每一位学子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机会!
五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选择的是教书育人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事业,选择的是无私的奉献!因为我们选择的是“求实进取,成才报国”的龙口三中!
昨天,我们缔造辉煌;今天,我们桃李芬芳;明天,我们放飞希望!
相信三中人将会以一如既往的饱满热情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把龙口三中建成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级、国家级的名校!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祝庆祝活动圆满成功!
谢谢!
文档为doc格式